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城乡供需 > 日常供需 > 车找人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古人说,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,其余两个是什么?你看空就会懂

    谢武阶     2018-09-19 08:30:43     浏览:8    回复:0    点赞:0
    发帖人:谢武阶
    级 别
    贡献值
   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
   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,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孝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项基本准则。


    孝为德之本,百善孝为先。

    很多时候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品,首先要看的就是他对于父母的态度。


    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,大多人以为是说最大的不孝顺就是没能为家族续上香火,传宗接代。但事实是什么呢?你知道三大孝都是什么吗?


    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,这句话出自孟子,在《孟子·离娄上》上说: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,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。”


    本来的意思是这样的:不孝的表现有很多,以不尽后辈的本分为最,舜娶妻子的时候没有告诉父母,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。


    古时候常说,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,婚姻大事要一切听从的父母的安排,舜结婚没有禀告父母就是没有尽到自己的本分,也就是“不孝”。


    古文中的“三”并不是指的有三件事,而是表示一个虚数,形容很多。


    “无”的意思是:“没有尽到……的责任”。没有尽到作为后代的责任,这叫无后。


    那为什么现在人们都会把“无后为大”理解为没有后代呢?


    在汉代人赵岐所著的《十三经注疏》中,赵岐说:“于礼有不孝者三,阿意曲从,陷亲不义,一不孝也;家贫亲老,不为禄仕,二不孝也;不娶无子,绝先祖祀,三不孝也。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。”


    是说古代有三大不孝:


    1、阿意曲从,陷亲不义 

    一味顺从,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,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,这是第一种不孝;


    孔子《孝经》上说:“父有争子,则身不陷于不义,故当不义,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。”就是说要顺从、唯唯诺诺,哪怕明知道长辈有错,也要认可,不能指出。


    而到了孟子时代,儒家思想已经开始反思,对于这种情况,孟子的儒家思想认为这就是“阿意曲从,陷亲不义”,即不孝。


    这是一种思想上的进步,因为父母也是人,父母也会犯错,特别是在现代社会,由于父母们有时候未必有机会接触到社会上的新鲜知识,比较容易上当受骗。这时候就需要子女帮助父母们多多学习,多多提高。


    2、家贫亲老,不为禄仕 

    家境贫穷,父母年老,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,这是第二种不孝;


    放到现代就是说,父母年迈,家庭比较贫困的情况下,做子女的如果不好好工作,让父母过上不愁吃穿的生活,这也是一种不孝。因为父母在年轻的时候也一定付出了很多辛苦,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,让孩子们能健康成长,衣食无忧。


    3、不娶无子,绝先祖祀

    不娶妻生子,断绝后代,这是第三种不孝。


    这里就是赵岐就把孟子的意思给曲解了,很明显,赵岐的意思是没有后代则是对长辈的不尊重、不孝顺。而且照赵岐的看法,“无后”排在前两种不孝的后面,也不是什么真正的“为大”了。


    不过,虽然赵岐与孟子的话有分歧,但是弘扬孝道精神,在现代也是有必要的。我们应注重的是如何尽好孝道,而不必过分纠结个别字词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